吳敏倫
香港生育率全球最低
香港保護兒童會總幹事蔡蘇淑賢在 2017年 5月13日發表於「香港01」網上說明,香港生育率之低已是世界聞名,其總和生育率自1984年以來,一直處於世界最低的十名之內,1997年後更長期佔據倒數三甲位置。台灣宣稱全球生育率最低,2014年的總和生育率只有1.17,香港同年的數據是1.23。不過,若不包括「單非」嬰兒,則香港的數字只是1.15,低於台灣,淪為全球最低。(https://www.hk01.com/article/90785)
低生育率不單影響人口結構,更妨礙經濟增長,中國內地經過30多年的一孩政策,現已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,便是深深體會到人口問題不單是個總數問題,不是越少越好,而更是個性別和年齡分佈能否平衡的問題,只要不平衡便會嚴重阻礙經濟正常發展。台灣更已把這問題視為「國家安全問題」,可見其重要程度。因此歐洲國家,以至鄰近的日本、韓國及台灣均推動眾多鼓勵生育措施,台灣最近更成立「(消除)少子化辦公室」,以協調不同政府部門的工作。
香港政府於2007年成立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,也曾推出一些協助育兒的措施,例如計劃增加資助獨立幼兒中心及增加延長服務時間名額等,不過成效並不顯著,總和生育率仍然在1.2左右浮沉。
孩子太少(「少子化」)是人口問題的核心。生育率過低,長遠而言,年輕人口數量無法支撐不斷增加的老年人口,也不能應付整個社會的發展需要。據估計,若任由這情況下去,到40年後(2057年),在香港,將會是每一個25-59歲的青壯年人也要供養至少1個60歲以上的長者,香港或會是世界上第一個因人口問題而崩潰的城市。
家計會的努力
自2014 年,家計會已鼓勵多生……但成效不彰。此後便沒聲沒息,難道放棄了,由香港自生自滅?而且是世界上第一個因少孩化而滅亡的社會?
雖然,好辦法全世界都在摸索中,減稅、津貼、托兒服務等,但還未找到必定或貫徹有效的方法。未找到,做些表面功夫水表示政府關注,喚起人們對生孩子的重視也要罷?做甚麼表面功夫?譬如在財政預算案中提出生仔減稅、津貼,不是很好嗎?還可擴大至結婚、早婚、早生、多生津貼等,反過來用懲罰稅來懲罰過了某年齡仍獨身或不生育這,也不是不能考慮的!
不過,我認為還有一環,便是思想教育,即是性教育這方面。一般市民仍不明白為甚麼一定要生育,還要生多,難道人沒有自由或人權不生育?然後,他們還有很多抗拒的理由,但多數似是而非,只是些誤信,人云亦云、或只是後面有其他問題的藉口。這裡我會先談不生孩子的人權與道德,然後看看可否替他們改變一下觀念、打破迷思,能鼓勵多些人去生育,做個成熟和負社會責任的市民。
生孩子是公民責任
在民主社會中,國家或社會都會盡力保障個人追求私人利益的自由,但若個人為了追求私人利益、而不顧他人利益,以至可能危害社會秩序與穩定時,最後連個人的自由權都可能不保,所以社會亦必須強調某些公共責任,確保公共利益。我們稱之為市民對社會要盡的義務,即所謂公民責任。
這個義務與責任的內容及履行方式,有一部份由國家憲法和法律加以規定向全國人民實施,只要條件附合,強制執行,違者受罰,無人得免,例如交稅、在戰爭時期服兵役、保持公共地方清潔等等。另一些公民義務,則由公民意識或道德標準來監控,違者可被道德譴責,受鄙視排擠、嚴重者可致眾叛親離、身敗名裂、無地藏身,後果可以比法律懲罰更嚴重,譬如一個人對人毫無信用、粗鄙無禮、欺淩老弱,人人會對他敬而遠之,不和他合作做任何事,他又怎能在社會立足?
或許有人會說,無論如何,在現今社會不生孩子不是犯法,也不見得在法律以外,社會對不生孩子的人施很大壓力,最多也不過是一些親朋戚友或好管閒事者的疲勞轟炸、取笑或竊竊私語,只要厚著面皮當之為耳邊風便毫髮無損,好人自我為之。
道德意識上的公民責任
公共責任除了以法律上的意涵解釋之外,更進一步為意識上的責任概念,如身為一國的公民或身為社會的成員,為了國家社會之公共利益,就必須承擔一定的責任,或所謂社會道德。但一講到道德,會有很多不同說法,不能在此全面包羅來說出個所以然來,我就且拿個我們大部份中國人或許仍信守的一套來說罷,那便是傳統所說的「孝悌忠信禮義廉恥」,或儒家的「四維八德」。以這標準來說,我認為不肯生孩子是有違全部「四維八德」的。孟子:“不孝有三,無後為大”,《十三經注》:“不娶無子,絕先祖祀,三不孝也”,所以不生子是不孝;不生子是不顧社會長遠利益,害人害己,所以是不仁不悌;現在國家說需要你每對人生兩個孩子,你不生,是不忠於國家;《禮記》曰:”婚禮者,將合二姓之好,上以事宗廟,而下以繼後世也,故君子重之。”,結婚而不生子,是不肯「繼後世」,是無禮,也是違背了婚禮所托附的承諾,是無信。不生子來貢獻社會,卻享受他人的子女給他的服務,是佔別人便宜、不公平,是不義;為了個人更高物質享受便置社會責任於不顧是不廉;自己犯足了「孝悌忠信禮義廉」卻不承認,還沾沾自喜、狡辯連篇,是無恥。
在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中,我最難接受的,是不肯生者的無恥。不生便算了,但不應該還自鳴得意作些騙人騙己的歪理來把自己說得多偉大、有智慧、好像比生孩子的人更對得起社會似的。為了防止他們這些怪論騙或嚇倒一些本來想生孩子的人,做成更大禍害,也為了應付那些不肯生而又蔑視中國傳統道德觀的人,下面我要把一些他們最常用的其他「理由」反駁一下。
不生孩子的怪論
1. 不想生不是自私,是個人權利。不生對人類有害只是專家靠估的將來的事,至少我目前沒有真的佔了誰的便宜或害了誰。
專家評估將來的事不可信?那麼,天文臺說快掛十號風球,請大家做好防風措施,你不信,堅持不防風是個人權利,到了塌樓死人,也不算害己害人,傷及無辜?即使不說將來,說目前,要知道你是正享受著別人生的孩子給你的服務,譬如消防、警員、軍人、護士、看更、打掃……等等,但你卻決定不生,來回饋社會和那些生過孩子來服務你的人,還不是佔人便宜?你竟然連慚愧地鞠一個躬說聲對不起或多謝也沒有,還自鳴得意,還算是人嗎?還說「個人」權利?
2. 如果世界人口變少真的是壓力,那也不應該由不生孩子的人來扛,因為問題不在他們身上,他們也只是被迫面對並承擔問題的結果而已。
然則,若國家被侵略,也不應該由男人當兵來抵抗,因為問題不在他們身上,他們只是被迫面對並承擔問題的結果而已?
3. 都是他們的選擇,要尊重他人的選擇
不當兵是他們這些男人的選擇,要尊重他們的選擇?
4. 不想生不是不負責任,生而不養才是不負責任
的確,生而不養是不負責任,但那不等於不想生便不是不負責任,看得出你犯的邏輯謬誤嗎?下半句與上半句是沒有必然的推理關係的。其實不想生是不負責任,生而不養也是不負責任。負責任者應該兩件事都做好才對,至於是否可能和怎樣可做到兩全,個人和社會應該做甚麼是另一回事,但個人思路先必要弄清楚。
5. 香港有名人廣告在十多年前已說養大一個孩子全部成本要 400 萬,現在更可能要800萬,我何來這筆鉅款?
十多年前,李麗珊在某廣告中說養大一個小朋友要400萬元,嚇壞人,此後一直瘋傳,成為香港人不肯生仔的金句。如今計入通脹之後,更應該是要500多萬元才可以養大一個小朋友。然則,香港大部份在生育年齡的夫婦,要多久才賺到這個數目?才敢去生?
不過,2016 年 4 月10 日(http://www.edigest.hk) Economic Digest 的主編認為:其實平有平養,貴有貴養,當年好多人都說不知李麗珊那廣告怎計到400萬那麼多來。主編以當前的物價市價,粗略計過列出數項,如果不特別豪華,只滿足小朋友的基本生活需求,其實慳儉地做,約220萬元(未計通脹)已可養到一個中產家庭的小朋友至大學畢業。200 多萬元分21 年供,即每月不夠一萬元養一個孩子,也不為過,可以考慮了罷?
不過,即使是200或100 萬也會有人說付不起的。對這些人,我會說,生養孩子不是即時要你一次過付出那 800 或100 萬,你的付出也不是沒回報,怎麼提也不提?其實,生養孩子是長遠投資的一種,即如買樓、買藍籌股等,只需先落一筆首期,然後慢慢分期累積作長期經營,讓它能慢慢升值有回報而已。請問有多少人結婚買樓,要等到自己有全部總樓價的金額在手才買?大多都是一到自己能付首期便買,便住進去,然後做20 甚至 30年按揭分期,然後繼續努力來慢慢還,等20-30 年還清後才算安享。生養孩子也是這樣的投資,何以你想的處理方法卻完全不同?如果孩子養得好,給你的回報更不是一層樓可以比擬。他可給你帶來社會對你的尊敬、家庭樂趣、生存意義、本能滿足,孩子未成年其實便已可幫輕些簡單家務,成年後更可替你賺錢,給你老年照顧與陪伴,從這方面看,孩子簡直是越多便越好,又豈是幾多層樓可給你的?所以,如果是一個孩子或一層樓,只准你投資一樣,你應先投資哪樣?如果再加上我上期說的有關生養孩子的道德和社會責任,你認為你更應投資哪樣?
6. 但你也說了,有「好」孩子才可以有好回報,誰可保證我的孩子會好?現在社會有錢也不一定可入名校,名校與非名校的學生所能獲得資源的差距越來越大……我連不想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也得不到保證,何來回報?
世上有哪種投資是保證有好回報、必賺的?還不是看你的眼光,能否每分鐘都努力,做好風險管理,有理智、不衝動、有毅力、不隨便跟風等等?你還未生孩子便衝動,要跟風,要做虎媽,甚麼投資也不會成功,註定是社會的犧牲品,不要單拿生不生孩子來說了。
7. 你的意思是說要我犧牲至少10年的事業發展來照料孩子?值得嗎?
十(或N)年事業無非也是一個投資,誰能擔保哪些投資必定成功?看你怎樣做而已。只要你有心,不見得孩子這投資比其他投資的風險更大、更必然輸,反而,它的回報率高過你的十年事業也說不定。而且,不是有人說應該分散投資來減低風險嗎?為甚麼不能減一些事業投資來開多個孩子投資?所以,不選生孩子,只是偏見,是你先無心去生,然後砌辭狡辯。
8. 決定不生,是源自我對這個世界的絕望。目前地球嚴重污染,社會質素每況愈下、個人生活能力、夫妻感情問題多多……等,全都前路茫茫,多一個人只會多一分煩惱,何必還生孩子下來讓他們受苦?
說得像很有哲理、悲天憫人,但其實矯情矛盾之極。既然對這個世界這麼絕望,多一個人也多一分污染、多一分煩惱,何不盡快自行了斷,救不到人也救到自己?問題是說這樣話的人,一行一動每每都顯示他們非常留戀這個世界,他們拍拖、戀愛、結婚、努力工作來維持自己這個「無望的世界」,然後更吃喝玩樂、有機會便養寵物、度假、旅遊,爬山、潛水……繼續污染這地球,而都是利用他人生養出來的成年人服侍他們的,想騙誰?這就是我說的無恥。
9. 我雖然不生孩子,但領養了很多孤兒,補償了不生孩子問題有餘。
領養是幫助沒有人撫養的孩子,很好,但增加不了下一代的人口,而且老人家或因各種理由不育或性無能的人也可以做,你可以生而不生,卻去領養,做他人也可做的事,且本錢和風險也差不多,就是好做不做,無聊透頂,正如在戰爭時期你本來合資格從軍卻不從,說要用資助國家軍費來代替,是不可能被人接受的。
一口氣批評了近十項不肯生孩子者的怪論,當然還有很多可說,但講得多也悶,這議題講夠了,下一輯會講另些題目。